為愛“減負”加點甜 各地改革去九宮格空間出新招_中國網

雅芳💕最寵愛女人

新華社重慶5月20日電 公交車窗貼著“囍”字窗花,車廂內也布滿 “囍”字掛飾,近日,重慶涪陵街頭的一輛“訪談公交婚車”引發關注。在親朋好友見證下,兩位新人坐上這輛特別的婚車,向幸福出發!

“相比于傳統婚車習俗,這樣的出行方式低碳環保、性價比也更高,關鍵是氣氛特別棒。”新娘小彭說,婚禮當天自己和10多時租場地位朋友在公交車上一起唱歌、拍照,共同分享了新婚之喜。

5月12日,重慶涪陵一對新人租用公交車作為婚車。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隨著婚俗改革深入推進,重慶、湖北等多地創新做法舉措,弘揚“婚事簡辦”社會新風、倡導簡約適度的婚俗禮儀,助推婚嫁文明風尚深入人心。

執香爐、簽婚書、宣讀結婚誓言……近日,在地處大巴山腹地的重慶城口,10對新人身著中式傳統喜服,牽手走進溪谷花海,舉行了“儀式感”滿滿的集體婚禮。“大氣簡潔的中式婚禮,讓我深深感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非常具有紀念意義。”新娘譚惠云說。

“本次活動既展示了中華文明的‘服章之美’和‘禮儀之大’,又推動了婚事新辦、簡辦。”城口縣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為深化移風易俗,未來還將吸引渝川陜毗鄰區縣更多適齡青年參加集體婚禮。

從“公交婚車”到中式集體婚禮,當代年輕人輕量化、創意化婚禮所傳遞的價值觀與婚俗改革所倡導的風氣不謀而合,一批富有地域特色的婚俗改革品牌也正不斷涌現。

在湖北省第二批省級婚俗改革實驗區之一的武漢市新洲區,當地婚姻登記處常態化開展集體頒證活動,讓傳統的“輕登記、重婚宴”向“重登記、輕婚宴”轉變,引導新人在莊重神圣的頒證儀式中感悟婚姻家庭所蘊含的責任和擔當。

“不用趕在特殊節日,只要感情好,每一天都是領證的好日子!”日前在新洲區婚姻登記處舉行的集體頒證小樹屋儀式中,3對新人紛紛談起自己對愛情和婚姻的理解。其中來自赤壁的小龔幸福地說;“婚姻是需要夫妻雙方努力經營一輩子的事業,希望大家相互支持、彼此敬愛,共同營造文明和諧、溫馨幸福的家庭氛圍。”

5月18日,武漢市新洲區舉辦的一場集體婚禮。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國家推進婚俗改革,改的是高價彩禮、鋪張浪費、人情攀比,旨在讓婚姻回歸到愛與責任的本質上來。”家教場地西南大學社會工作專業副教授陳緯介紹,當前時租場地全國各地建分享立了多個婚俗改革試驗區,設計充滿溫情的婚俗體驗館,著力發揮婚姻登記機關在婚俗改革中的前沿陣地作用。

為倡時租會議導全社會形成正確的婚姻家庭價值取向,各地還積極引進第三方力講座量入駐婚登中心,力圖為婚姻當事人提供全周期的婚姻咨詢、家庭輔導、成長教育、法律咨詢等服務。

在重慶市兩江新區婚姻登記處,一個名為“婚姻家庭輔導室”的房間十分醒目。據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地組建了由心理咨詢師、社會工作師、婚姻家庭咨詢師等專業人員組成的團隊,截至目前累計為婚姻當事人提供情感咨詢、家庭輔導服務100余次。

“面對我國年輕人婚戀價值觀的轉變,相關部門應不斷深化婚俗改革,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方式推進婚姻家庭領域移風易俗。”陳緯說。(記者:周思宇 鄧楠 李曉婷 趙佳樂 參與采寫:楊芊葉)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