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人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楊丹丹
“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全國小流域管理示范點”“全國綠色小康村包養網價錢”“中國漂亮休閑村落”“國度叢林村落”“全國村落管理示范村”……15塊“國字號”招牌紛紜落戶安徽省池州市的一個小山村。這個小小山村畢竟有何魅力?記者日前離開這里看望。
綠水青山生態優
沿著彎曲山路,記者離開地處九西嶽西脈平地峽谷中的梅村鎮霄坑村,碧水青山,滿目蔥翠,火紅的杜鵑花裝點其間……“我們村的叢林籠罩率曾經到達95%以上。”村黨支部書記王建偉先容。
綠水青山,是霄坑村的後天天賦,也離不開后天守護。霄坑村多山,村平易近天然靠山吃山。30年前,村平易近選擇靠山“吃樹”——砍木賣樹、造林種茶,卻越“吃”越窮。由于濫砍濫伐,水包養土流掉嚴重,山體滑坡頻發,且因生態周遭的狀況損壞嚴重,茶葉品德降落,茶農支出萎縮。
霄坑村痛定思痛,把“嚴禁造林種茶,維護生態周遭的狀況”寫進《村規平易近約》,一戶一冊。同時,嚴厲履行林木限伐軌制,采伐審批一支筆,記載一本賬,砍一片,造一片,封育一片。為守護綠水青山,霄坑村決議:全村范圍內制止應用化肥、農藥、除草劑、發展激素等人工分解物,實行退耕還林、退耕還茶,徹底封閉村內木材加工場、地板條廠,嚴禁砍木燒炭。
砍木造林鳴金收兵,化肥農藥不得進村……一系列辦法讓霄坑村的山更綠了,水更清了,茶更噴鼻了。
茶旅融會財產興
霄坑村均勻海拔700米,云山霧繞,水汽豐沛,泥土肥饒。得天獨厚的天然發展周遭的狀況,培養了霄坑茶葉耐泡味濃、回甘潤喉的極高品德。1992年,霄坑村建起第一個所有人全體茶廠,全村主導財產從砍木向種茶轉型。“岑嶺時全村茶葉小作坊近30家,在增進村平易近增收致富上施展了主要感化。”王建偉坦言。但是市場上的霄坑茶葉魚龍混淆,且小brand多、亂、弱,產物無序競爭景象嚴重,既制約了全村茶財產成長,也影響了茶農增收致富。2018年,霄坑村成立霄坑村茶葉協會,采取“協會+公司+基地+農戶”的運營形式,履行“霄坑綠茶”同一生孩子治理、同一brand包裝、同一宣揚營銷。截至今朝,霄坑村擁有茶園5000余畝、茶葉加工場26家、省級有名商標6個,年產茶葉7萬公斤、發賣支出5000多萬元。依據2022中國茶葉區域公用brand價值評價陳述,“霄坑綠茶”區域公用brand價值達6.51億元。
茶財產方興日盛,霄坑村又加速茶旅融會成長,積極發掘白色資本,建成中共黃西工委留念館,為村落游玩注進“白色基因”。曩昔,茶季停止村里恢復冷僻;此刻,“茶季停止就忙農家樂”成為不少霄坑村村平易近的生涯寫照。跟著慕名而來的游客增多,一些村平易近應用自家衡宇開農家樂,辦特點平易近宿。每逢節沐日,村平易近張福星開辦的包養“茶鄉里”平易近宿就會熱烈起來。2024年,他包養平臺推舉的平易近宿共招待游客千余人次、營業額40余萬元,茶葉發賣額達70余萬元。“恰是由於黨旗在下層一線高高飄蕩,才幹把這個舊日落后的山村打形成現在的示包養網范引領村。”梅村鎮鎮長徐玲說,霄坑村保持綠茶生孩子和生態游玩兩條腿走路,將綠水青山的資本上風釀成成長上風,走出一條“三產”融會成長的村落復興路,不竭強大村所有人全體經濟、帶動村平易近增收致富。
村落管理唱和美
走進霄坑村,干凈平整的柏油路,整潔齊截的太陽能路燈,參差有致的衡宇,美麗活潑的文明墻……一幅秀美田園畫卷映進視線。“我上一次來霄坑村仍是在2017年,此次來讓人線人一新,村容村貌變更其實太年夜了,可以算是漂亮村落扶植的標桿!”游客張志翔感歎。
“一個能干的帶頭人決議了一個村的命運。”貴池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方四發先容,近年來,霄坑村緊抓黨建引領,繚繞白色文明和綠色生態兩條主線,“一攬子”計劃村域布局,投進1500余萬元,體系扶植完美村內水、電、路等基本舉措措施及公共配套,加大力度人居周遭的狀況整治,樹立村落保潔機制,力促景不雅協調、周遭的狀況整潔、特點光鮮。為修養文明鄉風,霄坑村成立紅白理事會,提倡婚喪年夜事不年夜操年夜辦,不浪費揮霍,一切從簡。同時,按期展開“雙學雙比”“五好家庭”“星級文明戶”“好媳婦”“好婆婆”等評選運動,增進家庭和氣、鄰里協調、干群融洽。十多年來,全村未呈現一路嚴重牴觸膠葛和刑事案件,異樣也是零上訪村。
“九華深處走出霄坑的身影,龍襲山泉流淌著霄坑詩情。曬衣竹桿上晾曬霄坑歲月,火紅杜鵑花點綴霄坑黑甜鄉……”這首村歌《九華深處神奇霄坑》唱出了霄坑村成長的精力內核。從2000年取得第一項“國字號”聲譽——“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到2021年拿到第15項“國字號”聲譽——“全國村落管理示范村”,顛末20多年的盡力和成長,霄坑村從偏處深山到申明鵲起,村平易近幸福指數也隨之節節攀升。
霄坑村的疾速成長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青人參加到村落復興的一線。年青時就在外闖蕩市場的村黨支部副書記吳雄歷來沒想到會選擇回抵家鄉任務成長;在北京創業多年的楊文青異樣選擇回故鄉做一名下層村落復興專干……跟著人才的回流,霄坑村復興村落的行動鏗鏘:依托茶葉生孩子物聯網追溯監控體系和綠水青山綜合監管體系,用數字賦能村落管理,助力村落復興;積極創立霄坑龍池級景區,以點帶面不竭完美游玩舉措措施,奏響茶旅融會“新樂章”;策劃再整合現有茶葉加工場,加速完成範圍化、尺度化生孩子加工;和美村落精品示范村的晉陞扶植正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