酵素和酵母雖然只差一個字,但是成分與功效卻大不相同,甚至很多人還常常把酵素錯當酵母,其實,他們根本就不是同樣的東西。
酵素其實就是一種「酶」,由蛋白質所組成,主要是幫助人體的消化與分解,如高中生物課所學的唾液,就是一種專門分解澱粉的酶。

人體內有至少6000多種酵素在各司其職,少了其中一種酵素,都可能導致人體機能失衡,比如有些人喝過酒後就會臉紅,就是因為體內缺乏一種叫做ALDH2酵素的酵素,少了這個酵素,除了本身解酒能力差外,也較容易罹患癌症。
那酵母呢?
與由蛋白質組成的酵素不同,酵母本身是一種真菌,主要用來發酵麵包、釀酒,它也常被用來當作保健食品的開發,與營養元素做搭配,更有利於人體作用。
酵素VS酵母
酵素與酵母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酵素是一種蛋白質,幫助人體將大分子的食物分解成小分子,而酵母則是用於發酵食物,如做麵包跟釀酒。

- 酵母:本身是微生物,用於食品發酵與保健食品,發酵過程中需要特別消毒殺菌
- 酵素:是一種蛋白質,主要幫助人體分解食物,方便做消化
外面常說的自製水果酵素又是什麼呢?
當你看到網上瘋傳的自製水果酵素食譜時,肯定也會感到疑惑吧!因為裡面常說到利用"酵母"來發酵水果酵素。
欸?酵素不是一種蛋白質,酵母則是一種真菌,那為什麼水果酵素明明是放酵母去發酵,卻要說是水果酵素呢?難道食譜是假的?我被騙了嗎?
事實上,並不是調配者弄錯了酵母與酵素,而是在於水果酵素發酵的過程,其實不只人體會產生「酶」,細菌和微生物也會,細菌中的酶就叫做「細菌酶」,水果酵素是以水果做為基底,然後再用細菌(通常是酵母菌)與微生物參與發酵,而發酵的過程中,細菌會產生大量酶的作用,最終的產物就是我們說的水果酵素。

雖然自製的水果酵素天然又環保,但還是不建議嘗試,因為台灣天氣潮濕又悶熱,自家產的酵素在沒有完全消毒與滅菌的狀況下,可能會讓壞菌也一併滋生,導致食物中毒。
而且在製作酵素的過程中,生產商最後都會對酵母進行滅活的環節,主要是通過控制一定的溫度並維持一定的時間,滅除了細胞中酶的活性。酶沒有了活性,就不會再參與催化代謝的工作,這樣可以延長產品的保質期。